一、鑿粗坯。粗坯是作品基礎,是幾何形體概括全部構思中的造型細節,要有層次,重心穩定且比例協調,以及整體感強,初步形成作品的輪廓。
二、掘細坯。先看整體,調整比例和布局,然后將人物等具體形態及服飾、道具逐步落實并形成實體。要求刀法熟練而且流暢,要有充分的表現力。掘細坯中的鏤空技巧,要求以縱纖維組合鏤空,鏤去多余的部分。
三、修光。運用精雕細刻刀法修整細坯中的刀痕鑿垢,為了達到作品表面細致完美。所以要刀跡清楚細密圓轉或板直,力求把各部分的細微末節及其質感表現出來。
四、打磨。部分作品需要將白坯木雕用木工砂紙搓磨成細潤光滑。這個需要先用粗砂紙打磨,后用細砂紙仔細磋磨。要順著木纖維方向反復打磨,直至刀痕砂路消失,顯示美麗的木紋,要注意保持作品輪廓清晰、線條流暢。
五、刻毛發、飾紋。用三角刀刻畫毛發、飾紋,要求運刀爽快、肯定,粗細均勻,一絲不茍。
六、著色上光。著色首先是為了彌補部分材料的不足和缺陷,然后能使材料具有質感美和作品形式美。所以在作品著色上要求盡量體現出木紋的美。上光是為了滋潤木質,使作品錦上生輝,同時也以便長期保存,因此要求均勻滲透,亮而不俗。
七、配置底座。底座不僅是主體的依托,也是雕刻造型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。